1) 推行促進學習的評估

  • 一至四年級以單元小測結合「學習重點量表」,落實「評估回饋學習」理念
  • 各級進行實作評量,透過情境任務評核應用能力,強化學生學習效能感
  • 結合STAR電子診斷系統持續追蹤學習進程,實踐數據驅動教學

 

2) 情境化學習設計

  • 一至四年級透過繪本教學設置情境,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生活化、趣味化,提高學習動機
  • 各級推行數學主導的STEM科本活動,促進跨科應用

 

3) 思維訓練縱向規劃

  • 建模解題系統: 各級按學習重點有序學習模型思考法(Model Method)、分析法及列表等解題技巧
  • 高階解難訓練: 高小系統教授波利亞(Polya)「解難四部曲」(理解→規劃→執行→檢視)
  • 資優培訓課程: 發掘及培訓具數學潛能的同學,鼓勵參與校外競賽以擴闊視野

 

4) 電子學習強化自主學習

  • 透過電子平台配合多元化的課前預習活動、結合課堂筆記摘錄、課後學習整理,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
  • 四至六年級進行BYOD電子學習,善用互動平台診斷學習難點,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及能力

 

5) 基礎能力強化機

  • 初小通達計劃: 透過分階訓練提升運算準繩度
  • 遊戲化學習: 選取合適的課題,於課堂上採用遊戲學習法提升動機

 

6) 跨學科閱讀

  • 加強「從閱讀中學習」元素,於長假期進行「書中尋」數學書閱讀計畫,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,豐富其數學學習經驗